当前,我们正在迈入数字经济时代。随着以5G、工业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加速与实体经济融合,各行各业都在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,产业数字化助力经济发展的效应日渐凸显。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,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智慧医疗、远程教学、远程办公、智能制造等各类产业数字化应用的价值和作用。
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《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》显示,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5.8万亿元,占GDP比重达到36.2%。其中,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比重提升至80.2%。作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,近年来,我国数字产业化在数字经济中的占比逐年下降,而产业数字化占比逐年提升。2019年,我国产业数字化增加值规模达28.8万亿元,同比名义增长16.8%,占数字经济比重由2005年的49.1%提升至2019年的80.2%。
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,我国产业数字化正在向着更深层次、更广领域延伸。在这一趋势下,工业互联网在数字经济中的主引擎地位正在进一步巩固。一直以来,工业互联网都被认为是产业数字化的“主战场”,工业互联网加速落地,将有力助推我国的产业数字化。相关测算显示,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达2.13万亿元,同比实际增长47.3%。其中,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为5361亿元,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规模达到1.6万亿元,工业互联网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显现。

不久前,工信部发布2020年上半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。从数据上看,我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取得了新进展,新产业、新业态显露生机: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.5%,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5.8个百分点。在疫情防控助推下,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快融合,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车联网等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步伐加快,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收入同比增长6.7%。
显然,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、国际贸易环境恶化、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加的大背景下,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,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进程,已经成为驱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,是全面开启数字经济时代的“金钥匙”。